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

貧富差距28倍 再創新高

【本報台北訊】財政部最新所得稅統計資料,民國九十八年前百分之十申報戶的平均所得近二百八十一萬元,最底層的百分之十則只有九萬九千元,兩者相差二十八倍,創歷史新高。學者認為,「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」是必然的趨勢,但政府不僅沒有減輕惡化速度,反而「火上加油」。

財稅中心九十八年度綜所稅統計專冊,把全國五百三十四萬多個申報戶區分十等分,受到金融海嘯衝擊,和前一年度相比,最貧窮和富有的百分之十申報戶所得統統縮水,但所得低者受創較重,平均所得從十二點二萬減為九點九萬元,減少近兩成,高所得者從三百二十三萬減為二百八十一萬元,減幅一成三,所得差距從二十六倍拉大為二十八倍。

但稅務官員認為,實際的貧富差距狀況比表面數字更嚴重,因為真正的低收入戶窮到根本不需要繳稅,而許多有錢人的身價靠免稅的股票、土地等資本利得累積,財稅中心的資料根本看不出來,「富者愈富、貧者愈貧」的情況難以想像。

財稅中心資料顯示,中低所得者主要所得來源是「薪資所得」,以稅率百分之六的民眾為例,每戶平均薪資所得只有五十四萬元。至於年所得淨額一千萬元以上、稅率百分之四十的民眾,收入最大宗是「股利所得」,每戶平均有一千八百三十六萬元,他們靠股票錢滾錢,且賣股賺錢不用繳稅;這些人的「薪資所得」,每戶平均有六百六十四萬元,「光是薪水的零頭都比低所得者一整年賺得多」。

中研院院士胡勝正指出,經濟嚴重衰退應該對高所得者的衝擊較大,但貧富差距仍持續擴大,這表示不論景氣好壞,「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」的趨勢已定,未來幾乎沒有逆轉可能。

胡勝正表示,舒緩貧富差距持續惡化,可行的政策不少,短期最直接的方式是透過賦稅改革,達到財富重分配的效果。他強調,想要縮短貧富差距,甚至消除「富人合法避稅,上班族一毛稅跑不了」的不合理現象,就不能不談到課徵土地交易所得稅、證券交易所得稅等資本利得稅;這些賦改會都曾經建議過,就看政府有沒有改革魄力。

政大財稅系教授曾巨威也說,三十年來,歷經多次景氣循環,但貧富差距還是持續擴大,這表示影響國內貧富差距的因素,跟經濟起伏的關聯度並不高,主要還是與制度設計不良,欠缺分配正義有關。